關於協會
our story
台灣這塊土地,充滿愛與幸福的同時、也充滿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哀愁。長期關懷弱勢的我發現,家庭中若有身心障礙的孩子,父母親一生照料孩子,當面臨自己老邁時,迫於無奈的情況下,有些父母親會選擇帶著身心障礙孩子一同離開這世界,因為這些父母親不知道自己的孩子,未來有誰能繼續照顧?
2018年認識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鄭文正,我永遠無法忘懷的是第一次見面時,已是晚上9點左右,見到人人口中的鄭爸,高大挺拔,也是建國中學退休的老師,帶著年近四十歲的星兒鄭樵(我們如此稱呼自閉症的孩子),比鄭爸更加高大帥氣。兩人背著感覺跟我差不多高、超級重的大背包,剛從花蓮來到台北,不斷地在政府各部會中奔波、請命,只為了希望能給星兒們一個未來的家….,期盼在這些星兒的父母親老邁前為星兒們提前預備個安穩的家,為了不讓悲劇重複發生、有個能夠接納星兒們的家園…!因此,鄭爸跟我分享了”合作社”…,一個好久以前,早已消失在我腦海記憶中的名詞!
我是個單純、簡單的人。鄭爸說:「住宅合作社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」,於是我開始研究合作社;鄭爸說:「剛好有個團體要去德國參訪不同的住宅合作社,但是我們的經濟狀況與帶著星兒,真的很希望能去學習,卻無能為力」,於是我說:「我去!」就這樣,我踏入了合作社的世界!
前往德國之前,我努力做足了功課、全部重新學習、深入了解後發現,合作社是全世界都在推動的經濟模式,尤其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指標中,為達成第一項終結貧窮、第二項終結飢餓、第三項健全生活品質、與第十六項公平正義和平,原來最好的方式竟是合作經濟模式。身在台灣的我,對合作經濟如此陌生與無知而感到心痛! 德國之行,參訪了許多不同型式的住宅合作社、社區合作社…等,在合作社中,社員共同參與、共同決定、共享經濟與回饋機制,讓消費變得安心、居住更加安全…。
合作社可以是住宅、勞動、咖啡、麵包、托嬰、托老、餐廳、消費、…等,實在太豐富且有趣了,我要不斷地透過合作經濟打開我的心、我的眼、我的行動…。
原來,愛是從合作開始。
我有一個夢,讓我們透過各種不同且多元的合作經濟模式,打開彼此的心,讓愛不再是名詞、形容詞,而是動詞。合作舞一伍,一起透過實際行動,舞出對彼此的愛、舞出關懷、舞出合作、舞出合理收入、舞出與世界接軌的合作隊伍!
潘華庭
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理事長
台灣偏鄉對部落的發現
為什麼捐了這麼多錢,還是那麼多人沒有午餐吃?
為什麼台灣這麼小,資源那麼多,貧窮問題似乎沒解決外,好像還更嚴重了!
親愛的朋友們,您也有相同或類似的感受與疑問嗎?
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深入台灣各地與部落約30年發現:
-
真正進入偏鄉且了解偏鄉、部落與貧窮問題的人有多少?
-
一群群充滿愛卻從來不曾親自走入偏鄉的人在做偏鄉
-
到處都是陪讀班,陪讀班跟我們認知的似乎有些差距
-
從國小陪伴、陪讀到國中至少9年的時間,進入高中呢?
-
全台灣大多都在做三件事:(給錢/給物資/給食物)
有些家庭真的很需要這些,但長期給下來的結果卻造成許多人不工作、到處找補助;願意工作者必需離鄉背井到大都會找尋就業機會;偏鄉教育程度偏低,不容易找到工作外,經常難以適應大都會生活;都市生活費用高、難以存錢外,為了節省交通費鮮少回家,無法照顧家中父母與子女;毒品問題嚴重且氾濫;容易衍生未婚生子、小媽媽問題;貧窮家庭思維與行為模式繼續複製貧窮家庭、造成貧窮問題不斷循環;青少年缺少生活榜樣與生命老師陪伴;還有其他好多問題…
台灣弱勢與偏鄉急需要的是:
整體規劃、長期投入、愛的陪伴、資源整合與連結
協會不斷致力於
-
協助偏鄉、部落產業與農產品行銷策略
-
連結社區整體營造與發展
-
啟發在地文化
-
帶入觀光產業、微旅行與參訪
-
創造在地就業
-
架構產業發展團隊
-
台灣USR計畫-大學社會責任合作計畫
-
協助在地孩童成為導覽員、在地解說員
-
培訓學生拍攝照片、影片、經營FB、撰寫在地故事
-
錄製各行各業工作型態,打開偏鄉弱勢孩童對未來的視野
-
提供大都會就業機會
-
其他…
正在進行中的有
-
苗栗泰安鄉司馬限部落組合屋重建計畫與產業發展
-
合作經濟模式教育與推廣
-
花蓮北埔國小樂次方音樂創作課程 (已盤點師資,推廣到全台灣各地…)
-
台灣各地深入參訪與微旅行
-
在地產業提升與行銷 (雙連梨、茂谷柑、司馬限果醬、台東部落產品…)
-
拍攝各行各業介紹工作影片、打開偏鄉青少年視野與眼界
-
定期舉辦讀書會-全球領袖高峰會影片、分享偏鄉、弱勢問題,增加志工家人間彼此關心、陪伴與交流…
-
志工家人多元性培訓課程與心靈成長課程
-
不定期活動、參訪與工作坊…